欢迎进入网站

10倍杠杆平台

当前位置: 10倍杠杆平台 > 科股宝 > 文章页

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

时间:2024-08-09 01:56来源: 作者:admin 点击: 8 次
  近期,多份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报告发布。综合各报告内容显示,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进入密集期;网民个人信息保护亟待加强;网络犯罪呈现趋利化、产业化、移动化趋势,并开始从线上向线下蔓延;骚扰电话已经取代垃圾短信成为威胁电信安全的主要方式。临近“双11”这一消费节点,中国网信网选取网上信贷套现骗局、新型电

  近期,多份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报告发布。综合各报告内容显示,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进入密集期;网民个人信息保护亟待加强;网络犯罪呈现趋利化、产业化、移动化趋势,并开始从线上向线下蔓延;骚扰电话已经取代垃圾短信成为威胁电信安全的主要方式。临近“双11”这一消费节点,中国网信网选取网上信贷套现骗局、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这两类典型案例,希望以此警醒网友,提高网络安全意识,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。

网安要闻

    刑法修正案下月起正式实施 微信微博造谣最高获刑七年

  自今年11月1日起,在微信、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虚假消息,造成严重后果的,最高将被处以7年有期徒刑。

  即将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(九)》在现行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中增加了规定:编造虚假险情、疫情、灾情、警情,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,或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,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,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造成严重后果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    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状况调查报告:半数受访者个人信息遭泄露

  为了解消费者对个人信息被采集以及大数据运用的观点、看法,以及消费者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期望,北京、广州、昆明等29省市消协(消委会、消保委)以及中国消费者报社,共30家消费维权单位开展了相关网络调查,并发布了《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状况调查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大多数受访者对“大数据”概念较陌生,但对于“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是否更容易泄露”这个问题,有76%的受访者给予了肯定回答。并有52%的受访者认为在过去一年中,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过。

    2015网络生态安全报告:网络犯罪趋利化、产业化、移动化

  10月29日,腾讯安全团队发布了《2015网络生态安全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2015年网络犯罪呈现趋利化、产业化、移动化趋势,并开始走线上向线下蔓延的“O2O”模式。与之相对应的是,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进入密集期。除了国家有关部门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协作,全民举报成重要手段。

  O2O这一新兴的模式也正在为犯罪分子所利用,在线上寻找目标客户、交流,并完成支付,然后线下实现犯罪交易。例如,网上发布招嫖信息,与目标客户沟通交流并支付钱款后,引导用户在线下完成不法交易。

  除了淫秽信息外,另一个涉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是网络谣言。报告称,失实报道、人身安全、食品安全、财产安全、科学常识、儿童走失和迷信,成为谣言最为集中的区域。

  第三类网络犯罪是黑色产业链。报告指出,目前网络上已经形成了一条非常成熟的黑色产业链,首先是技术方会进行木马开发、代理,进行网站攻击,制作钓鱼网站,盗取用户数据库,整合社工库等;随后黑色产业链犯罪团伙,会利用木马和钓鱼网站进行网络盗窃,利用社工库进行网络诈骗,利用网络攻击进行敲诈勒索;而黑色产业周边的产业链就形成了洗钱团伙、取钱团伙、收卡团伙、贩卖身份信息团伙等。

    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:拦截钓鱼网站20亿次 骚扰电话远超垃圾短信

  日前,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了《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今年第三季度,360手机卫士为全国手机用户拦截各类钓鱼网站攻击20亿次,针对手机的钓鱼网站攻击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。

  钓鱼网站攻击不断增长的同时,安卓平台恶意程序的增长基本持平,平均每天截获新增手机恶意程序样本近6.07万个,累计监测到移动端用户感染恶意程序7722万人次,平均每天恶意程序感染量达到了83.9万人次。

  统计显示,过去一年中,垃圾短信的拦截量持续下降的状态,而骚扰电话的识别与拦截量则持续上升或持平。2015年第二季度骚扰电话的识别与拦截量以11万次每天的数量首次超越垃圾短信的拦截量,到第三季度这一差值进一步拉大,达到了430万。骚扰电话已经取代垃圾短信成为电信骚扰的主要问题。

典型案例

    业内提醒:网贷套现八成是骗局 套现不成反落圈套

  “双11”即将到来,各路“神通广大”自称能帮消费者完成花呗、白条等网上信贷套现的“大能”们又活跃了起来。近日,由于一些消费者贪利参与蚂蚁花呗套现,结果“偷鸡不成蚀把米”,反倒掉进了骗子们设下的陷阱里。眼下,不法分子又“升级”了欺诈手法,最新伎俩有三:扫二维码、淘宝虚拟购物、套取用户账户信息。

    陷阱一:扫码套现 帮骗子埋单

  据蚂蚁金服方面消息,不久前有客户找到某网络代理,想通过“花呗”一次性办理7000元套现。在按照所谓“代理”的提示,进行了几步操作后,该客户收到了“代理”发来的一个二维码,对方告诉她,“扫二维码付款,现金2个小时就会打回你账户上了”。可当她扫完二维码、收到扣款信息后,却迟迟没收到套现的钱入账。拨打代理电话,却一直关机,这下她才知道自己被骗了——套现不成,却欠下了7000元的款项。

  蚂蚁金服方面解释,在大众点评等团购网站上,骗子会购买一些代金卡(比如京东代金卡、加油卡等),然后以帮助套现为由,要求套现者按要求用花呗“扫码支付”,声称付款后会把现金打给套现者。用户一旦扫完二维码,就相当于帮骗子的代金卡付了款。据了解,这种情况目前在大众点评这类平台最为常见,“用户切记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”。

    陷阱二:淘宝交易套现 付款后被骗

  蚂蚁花呗还接到消费者投诉说,他由于手头紧,找到QQ群里一个“花呗套现”联系账号——试图借对方淘宝店铺虚拟购物套现2000元,中间人“花呗套现”及店家从中抽头10%。对方要求他先向指定淘宝店购买2000元物品,并配合店家欺瞒淘宝客服退货退款,事成后再退还1800元给他。该消费者开始还有所警惕,半信半疑地拍下商品并申请退款后,“花呗套现”同意将返还款直接转入他的账户,但必须在这位消费者确认收货、申请售后退款才能还钱。之后淘宝店家先退还他500元钱作为诱饵,但以剩下的1300元不能退还为由,要挟他必须确认收货——这也让他最终落入了骗子的圈套:不同意1300元铁定没了,确认了或许还真能拿回来。然而,在完成约定操作之后,1300元迟迟不见到账,骗子也早已没了踪影。

  陷阱三:许诺套现 账户信息被盗

  急需用钱的客户小陈,通过网络信息联系了远在广东东莞、自称可以办理花呗套现的周某,希望其帮忙套现。在周某的游说下,小陈很快把淘宝、支付宝的账号、密码等重要信息告诉了周某。结果可想而知,小陈不但没有等到自己的8000多元现金套现,还被周某利用支付宝绑定银行卡,一次盗刷40600元。

  警方提醒,网上所谓的花呗、白条套现十有八九是骗局。用户如急需用钱,一定要通过正规手段和渠道去解决。蚂蚁金服方面也提醒用户,一旦被查实利用“花呗”套现,不仅普通买家会“抹黑”个人征信记录:轻则损失信用得分,重则或影响未来买房、买车;套现商户也将面临多重处罚:轻则被限制使用“花呗”,重则被冻结资金和账号等。

    警方提示:注意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

  近期,沈阳皇姑警方对典型的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类型进行了整理,从中梳理出两起具有代表性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,通过案例分析,提示广大市民如何识破电信网络骗局,避免上当受骗。

  案例一:骗完孩子,骗家长

  今年10月中旬,刚刚大学毕业的小伙吴信(化名)接到一个电话,对方自称是某某市公安局的,称吴信的银行卡涉嫌透支、诈骗等犯罪行为,要求其将银行卡里的钱转存到“安全账户”中,吴信信以为真,便将自己的银行卡里的3万多压岁钱,转存到了对方提供的所谓“安全账户”中。犯罪分子见吴信真的上当后,又生一计,便又打电话给吴信,让其说出其父母的姓名、电话,并指挥吴信电话关机、外出。随后犯罪分子把电话打给了吴信的父母,谎称吴信已被他们绑架,让其父母支付50万元的赎金。吴信的父母闻讯后报警,警方将犯罪分子的谎言揭穿。

  识破方法:1、公安机关从未设立过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,“将钱款转存(寄存)到安全账户”一说,纯属谎言;2、不要轻易透露个人和自己家人的信息;3、遇到此类情况难辨真假时,应及时与家人沟通,并迅速报警。

  案例二:假甜头儿,真骗钱

  今年10月中旬,家住皇姑区的刘女士在网上找工作,看到一家网站声称“上网购物刷信誉度,返本返利”,刘女士尝试着支付了120元钱,对方网站工作人员立即给刘女士打回来了125元钱。轻松赚到5元钱之后,刘女士便以为找到了条轻松致富的捷径,随后先后分3次共向该网站支付了16200元后,对方却没了动静,刘女士方觉被骗并立即报了警。

  识破方法:1、上网找工作、购物应到正规网站;2、赚钱越轻松的“工作”,越有可能是骗局;3、在网上不认识对方、不明对方底细的情况下,切莫轻信对方钱能生钱;4、切不可见饵而不见钩,贪小便宜吃大亏。

(责任编辑: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
发布者资料
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: 注册时间:2024-09-20 00:09 最后登录:2024-09-20 00:09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